Jump to Content

学科动态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对空间科学的超前部署

FEB
04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对空间科学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超前部署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作出部署。



《意见》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创新发展,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

FEB
04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

2018-02-02 16:18:3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甘肃酒泉2月2日电(记者余晓洁、李国利)2日15时5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获悉,“张衡一号”是我国全新研制的国家民用航天科研试验卫星,是我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首发星。

  “‘张衡一号’覆盖范围广、电磁环境好、动态信息强、无地域限制,将开展全球空间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沉降等物理现象的监测,为地震机理研究、空间环境监测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说。

  2013年,国防科工局、财政部共同批复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卫星、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发射和测控任务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应用系统由中国地震局建设和运行。

人类获得太阳以外其他恒星表面最清晰照片

FEB
04

人类获得太阳以外其他恒星表面最清晰照片
转自2017-08-29 水兄 天文茶餐厅

我们都说“星星点点”,虽然那些星星都像我们太阳一样,是体型庞大的恒星,但是由于距离遥远,在我们看来,它们只是一个“点”,即便使用望远镜,也只能看到一个“点”。换句话说,除了太阳以外,我们不知道其他任何恒星究竟长什么样。然而,如今,通过天文学家的努力,我们成功地把“星点”看成了“星面”,并且看到了其表面的一部分细节。

这颗恒星是大名鼎鼎的天蝎座α星心宿二,在晴朗的夏夜,它就在银河最灿烂的地方闪着耀眼的红光。它是一颗已经步入暮年的红超巨星,体型异常庞大,直径达到太阳的800倍,如果把放到太阳的位置上,那么它可以把火星,甚至小行星带全部吞下!正是因为它具有如此巨大的体积,所以即使心宿二距离我们550光年以外,我们依然有机会看到它圆面。

我国2021年前后将再发射多颗空间科学卫星

FEB
04

中科院2021年前后将再发射多颗科学卫星
2017-11-16 转自新华网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11月14日通过总验收,专项一期正式收官。另有多颗科学卫星列入专项二期,预计将于2021年前后发射。

  

暗物质卫星“悟空”、实践十号卫星、量子卫星“墨子号”、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慧眼”……记者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了解到,专项一期部署多个项目,已经或正在产出一系列基础科学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实现了一大批国际领先或先进的空间技术突破,极大提升了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声誉。

  

此外,专项一期部署了一批预先研究和背景型号项目。其中,50%的背景型号项目通过遴选,被确立为专项二期的工程任务,包括爱因斯坦探针、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小卫星星座探测计划等。这些项目已进入立项、工程研制程序,预计于2021年前后发射相关卫星。

  

瞄准2030年重大科学前沿,专项还确定了未来可能实现重大突破的若干方向,如空间引力波探测、宇宙黑暗时代探测、小天体探测及样品返回、系外行星探测、黑洞及其周边探测等,并将通过新一批背景型号项目予以支持。

Pages

Subscribe to 科研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