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郝以鑫同学荣获2015年度“北京大学本科生校长基金”优秀论文奖。郝以鑫同学在宗秋刚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磁层超低频波的研究,其论文“行星际激波在磁层夜侧激发ULF波的机制与夜侧ULF波对能量粒子的相互作用”获得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郝以鑫同学成为地空学院唯一获得该奖的本科生。
我所傅绥燕教授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教务部长。傅绥燕教授博士毕业于德国马普太阳系研究所/不伦瑞克技术大学,她长期从事磁层和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曾任我所所长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傅绥燕教授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曾获“赵九章中青年科学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提名奖、“Cluster 卫星计划”突出贡献奖等、 “国际宇航学院(IAA)”通讯院士
5月20-21日,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研讨会暨MIT卫星计划科学目标咨询会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召开。来自我国空间物理界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MIT计划深化论证工作组组长、我所傅绥燕教授主持。目前工作组正在开展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配置方案的深化论证工作,为MIT计划的立项论证和工程实施奠定基础
我所傅绥燕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孙为杰入选北京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学术十杰”。北京大学“学术十杰”评选一直秉承“繁荣北大学术,塑造社会精英”的宗旨,迄今已评选出了上百名优秀的青年学术人才。往届的“学术十杰”许多现在已成长为学术圈的青年骨干。
由我所和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七次太阳界面层成像光谱仪(IRIS)卫星国际研讨会于4月10日-16日在山东威海举行。来自中国内地与台湾、韩国、日本、印度、美国、挪威和法国等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会。我所田晖研究员任会议科学组织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