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Content

科研前沿

吴红红等揭示湍流背景下等离子体的流体行为

MAY
19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生吴红红、何建森研究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穆拉德空间科学实验室Daniel Verscharen博士、Robert Wicks博士、Georgios Nicolaou博士、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Christopher Chen博士等发现,在无碰撞的空间等离子体中,如果存在湍流,即使在很小的尺度下,等离子体会表现出流体行为。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理解湍流中发生的物理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也证实了用流体模型研究等离子体物理的可行性。

太阳风湍流的最新观测结果不支持临界平衡串级理论

MAY
19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涂传诒院士、博士生吴红红、何建森研究员、王玲华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新副教授等人,首次构建了三维自相关函数等值面,用以分析研究太阳风湍流涡旋的形态特征,并考察了涡旋形态随尺度的变化,发现磁场等值面和速度等值面都是三维各向同性的,且基本不随着尺度变化;发现去除了传输结构影响后,结构函数指数是各向同性的。这些结果都不支持用临界平衡串级理论描述太阳风湍流。

杨柳等揭示行星际激波附近超热离子角分布特征及加速机制

MAY
13

近日,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的杨柳博士研究生和王玲华教授,与德国基尔大学PLASTIC仪器数据分析团队进行合作,使用该仪器的原始观测数据,对行星际激波处10-40keV离子的加速现象及机制进行了研究。他们选取了两段上游时间和两段下游时间,对H+、He2+和He+离子的角分布进行了重构,发现在激波下游,三种离子的角分布都呈现出垂直于磁场的各向异性;在激波上游,观测到三种离子平行于磁场的逃逸成分。这样的角分布观测以及不同种类离子具有相似角分布的现象,与激波漂移加速机制的预期相符合,说明行星际激波对10-40keV离子的加速主要是通过激波漂移加速机制实现的。

空间所田晖和Tanmoy Samanta等在《科学》发文揭示太阳针状物的产生机制和加热过程

NOV
15

近日,北京大学田晖教授和Tanmoy Samanta博士等人,利用大熊湖天文台1.6米口径太阳望远镜和空间太阳观测卫星提供的数据,在日冕加热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研究揭示了太阳针状物的产生机制和加热过程。

磁鞘湍动在离子尺度到亚电子尺度的三波合成:动力论阿尔芬波 + 哨声波 + 离子声波

JUL
08

本工作利用MMS卫星高精度、高时间分辨率的数据,研究了七个典型的磁鞘湍动事件,探讨这些湍动事件从离子尺度(~1Hz)到亚电子尺度(~1000Hz)的波模性质,展示了新的观测结果。并利用双流体理论,首次对不同波模的不同类型能量占比及其随尺度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

Pages

Subscribe to 科研前沿